近日,威尼斯欢乐娱人v3676第二医院副院长、乳腺疾病诊疗中心主任余之刚教授团队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杂志(JCR1区,影响因子8.4)在线发表题为“Efficacy and safety of rifampicin-based triple therapy fornon-puerperal mastitis: A single-arm, open-label, prospective clinicaltrial”的研究成果。威尼斯欢乐娱人v3676第二医院周飞为论文第一作者,余之刚为通讯作者,威尼斯欢乐娱人v3676第二医院为第一作者单位和通讯作者单位。
非哺乳期乳腺炎是一组发生在女性非哺乳期的非特异性炎症,以乳晕下或乳房周围肿物、脓肿为主要临床表现,脓肿容易破溃形成窦道或皮肤溃疡,经久不愈。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诊治流程也尚无统一标准。
导管周围乳腺炎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术后易反复发作,甚至需切除患侧乳房,严重影响了女性的身心健康。类固醇激素在肉芽肿性小叶乳腺炎的治疗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但激素治疗也往往会带来一些并发症,如肥胖、库欣综合征、骨质疏松、导致血压升高和糖尿病等。
鉴于此,团队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该单臂、开放标签、前瞻性临床研究,旨在评价异烟肼、利福平联合乙胺丁醇三联药物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案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的客观缓解率为94.04%;导管周围乳腺炎完全缓解率为78.5%,复发率为8.26%;肉芽肿性小叶乳腺炎完全缓解率为79.3%,复发率为9.76%。本研究的结果使得更多的非哺乳期乳腺炎的患者有效地避免了手术带来切口延迟愈合、美观受损、形成乳腺窦道、皮瓣坏死、出血、感染以及术后疼痛等并发症。同时为以利福平为基础的三联药物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提供了更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
余之刚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非哺乳期乳腺炎病因及临床诊疗策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2016年执笔撰写了《非哺乳期乳腺炎诊治专家共识》,其研究成果先后发表于Breast Care、Mediators of Inflammation、Annals of Medicine、Chinese Medical Journal等国际期刊,2021年执笔撰写《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乳腺外科学组(CSBrS)非哺乳期乳腺炎诊治临床实践指南》,是我国第一部在该领域真正依据循证临床实践指南研发方法制定的指南,在该年度中国指南/共识科学性、透明性和适用性评级中STAR星级为4星,评分位列291部传统医学指南前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