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修平教授,1945年生,1970年毕业于山东医学院六年制医疗专业,1981年10月山东医学院微生物免疫学专业硕士毕业,留校任教;1998年被聘为山东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曾为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九、十届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免疫学会常委、山东医学会微生物免疫学会主任、《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编委、国家新药评审委员,全国高等学校临床医学专业教材评审委员。1996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7年获评山东省教学名师,2008年获评全国第四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为师,则循循善诱,润物于无声之中;为友,则谦和儒雅,待人以诚。“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三十余载医学讲坛的不懈耕耘,三十余载微观世界的孜孜探索,于修平教授是医学院百年校园最密切的亲历者之一,也是她百年医学教育传统最忠实的传承人之一。医道与师道,在他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融合和统一。作为他的学生和后辈校友,我们采访的话题毫无疑问自然要从他与母校浓厚的情缘展开。
半世情缘,六十载春秋书写母校情怀
于修平教授与医学院缘起于1949年,当时于老师的父亲在老齐鲁大学担任教职,一家人就住在现在校友门西边的圣保罗楼附近。采访间,于老师以自己少时的亲身经历引导我们体味当年山医校园的情景,那个年代齐鲁大学医学院作为一所教会学校,校园里设有基督教礼拜堂,名为康穆堂,是一座高大的标志性建筑,钟声响起时,能够传遍整个济南的老城区。校园格局与建筑规制中西合璧,一如她的教育风格。时隔60年,于老师描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校园情景依然清晰,犹如眼前所见,从校园建筑到日常活动,从当时的校园风景到师生面貌,娓娓道来,对这座他儿时成长和玩耍的地方,他似乎有说不完的彩色回忆。
1964年,于老师以优异成绩考入当时的山东医学院,他第二阶段的山医情缘也就此开始。作为一名医学院的本科生,他终于有机会亲身体味这所学校的精神和内涵,品读曾经无声地影响他、塑造他的校园中的那些人和事。这段时间,国家经济渡过了六十年代初的困难时期,各方面条件逐步改善,高等教育也逐渐步入正轨,山医的教学科研工作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医学本科教学已经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当时很多国家级高等医学专业教材都是由山东医学院的教授主编的。尤家骏、孙鸿泉、李瓒文、张汇泉等医学大家的学术成就巩固了山医在国内医学教育界的领先地位,大师们在教学科研实践中的独特风格和山医严谨而宽容的学术风气深深陶冶着其中的同学少年,并深深影响了于老师后来的教学科研活动。
纯净的大学时光精彩却短暂,1966年夏,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一年后高校停课风潮已席卷全国,几年间学校陆续停止招生,山医的学生们也被陆续安排到各地县乡村的基层医疗单位见习实习。在这段“半工半农半学”的时间中,于老师经历了深深的困扰和忧思,但并没有放弃对医学的学习和求索,他的学习目标更为明确,那就是服务基层、服务普通农民大众。1970年夏天,与63级和65级同学一起毕业,响应党和国家“到农村去,为广大农民服务”的号召,于老师也像其他同学一样离开大城市,来到山东省济宁地区泗水县的星村医院从事起最基层的乡村医生工作,一干就是八年。八年中,除了兢兢业业地投身到为当地乡亲父老防病治病的事业中,于老师还非常重视利用自己扎实的理论知识帮助农村培养最基层的医疗人才,经常利用业余时间为赤脚医生讲授临床理论。他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在当地破旧的土教室内上课的情景,尽管由于教材和经验的原因,开始时讲课效果并不理想,但随着他的坚持,听课的赤脚医生们很快便感受到自身医学理论知识得到了急需的补充和完善,并能立竿见影地应用到治疗病人的实践中去,治疗操作更加规范。这使患者受益,也让于老师欣慰。从那时起,他便萌生了当一名医学教师的愿望。
1977-78年,随着文革后的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事业吹响号角,国家高考恢复了,山医也开始恢复招收硕士研究生。一直默默勤于读书的于老师没有浪费时间,顺利考取了母校当年的第一届研究生,师从荆永志教授,主攻微生物免疫方向研究。离开八年以后,再次回到母校怀抱,于老师更加珍视这来之不易的学习研究机会,全力以赴地把自己沉浸到课堂和实验室中去,沉浸到熟悉而久违的学术环境中。经过三年紧张而充实的研究生学习阶段,于老师以优异的成绩顺利毕业并留校任教,由此第三次与山医结缘,这一次,他选择把终生的事业留在这里。从那时至今,于老师亲历了医学院自改革开放以来30余年的发展、提高和融合,而医学院也见证了于老师从一个普通的青年教师成长为国家级教学名师的踏实历程。于老师说,这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社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医学院各项事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古色古香的校园建筑,幽静典雅的校园环境,严谨扎实的治学氛围,能学苦干的学子,都作为学院独特的文化精神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弘扬。
教书育人,三十年耕耘赢得杏林春暖
于老师经常引用的一句名言是:“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只是一名好教师;如果把对事业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一位完美的教师”,从日常的接触中,我们看到了这句名言在他本人身上的体现。于老师担任过多种职务:教授,博导,山大副校长,全国人大代表,但是,他自认为最重要的角色首先是一名大学教师;于老师需要完成多项工作:科研教学活动、校务管理、参政议政,但对他来讲最本色的任务还是医学生的培养和教育。他在担任学校重要职务直到年近退休时,仍然坚持承担部分本科生的微生物学教学工作,亲自审阅本科生创新科研设计,参与指导了多名本科生创新实验活动,推动了医学微生物研究所本科生教学科研实验平台的搭建。作为有幸聆听过于老师医学微生物授课的学生,我们在课堂上常常被他严谨精到的治学风格、广博深厚的文化涵养、谦逊儒雅的性格、平易近人的长者气度深深打动,在学生们的心目中,这确乎就是一位国家级教学名师才拥有的独特魅力。
于老师对学校和学院另一个重要贡献就是亲手培育、发展了一支优秀的专业科研教学团队。医学微生物研究所相当一部分中青年教师都是于老师的亲弟子,很多人就是本科阶段在听到于老师授课后产生了浓厚专业兴趣并最终矢志于从事这一基础医学专业的。于老师平时非常注重培养青年教师,关心他们的成长,热情指导和帮助他们提高科研教学水平,工作繁忙时,他依然争取挤出时间审阅青年教师的教案,并提出修改意见。近年来,为了提高青年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加强与国外的合作与交流,于老师充分利用海外优秀教育资源,主动与国外的同行专家联系,为青年教师提供出国深造的机会,2007年的国际乳头瘤病毒大会上,于老师带领医学微生物研究所的科研团队与会,成为中国大陆受邀人数最多的一个团队,并有两位他的研究生受邀作大会发言。
于老师1998年成为当时山医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最早的几位博士生导师,10余年培养的40多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中,有的现已成为国内乃至国际上相关学术领域成就卓著的学者,很多已经晋升为教授、博导。年青学生中,近几年已有两人获得山东省优秀学位论文奖。于老师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和宽容的合作意识,多年来,他积极为自己的学生创造机会,利用各种条件促成与国外有成就的高校实验室联合培养研究生,目前,他的多位学生都在北美和欧洲的高校进一步深造,很多都取得了优异的科研成果。于老师指导的博士生孔丽曾获美国骨矿协会杰出青年学者奖,博士生唐伟以第一作者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这也是威尼斯欢乐娱人v3676的博士研究生第一次在这份国际顶尖的科学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
采访者结语
整个采访中,于老师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严谨、内敛、谦逊、儒雅的学者气度,仿佛跟我们交谈的不是一位曾经的大学校长,而是一位山医的老学长。对于我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他都耐心做答,毫不含糊、绝无敷衍,让我们两个小时的采访变得欣然有趣、眨眼而过却又回味无穷,仿佛又回到了他的课堂上。
于老师与医学院结缘60多年,并在这个美丽的校园执教了30年。谈及母校的风格特色,他说没有办法用一句话来概括,或许这正是百年学院的魅力所在吧。当年由不同学术渊源的齐鲁大学医学院、新四军华东白求恩医学院、山东省立医学院合并来的老山医,融合了党的革命传统、中国传统文化素养和西方先进医学教育思想,新世纪合校10年来,又注入了威尼斯欢乐娱人v3676博大胸怀和“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使命意识。百年医学院,一直传承着一种求实、低调的院风,不事宣扬,却又充满韧性和独立精神,正是这种氛围,为祖国医疗卫生事业培养、输送了一代代以学思厚重、勇于实践、富有责任感为特点的杏林学子。今天,无论是在国内外,无论是在医学科研第一线还是在临床医疗第一线,都活跃着大量山医学子的身影,威尼斯欢乐娱人v3676医学院也因其化育名医的百年功勋而得以尊享万千礼敬的荣光。
“所谓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百年间,我们的母校培养了众多国内外知名的大师、教授、学者。百年回眸之际,当我们的目光更多聚焦在校外知名校友的身上时,却恰恰印证了留在我们身边敬爱的老师们的奉献精神和高尚人格。“贻人玫瑰,手有余香”,面对成长的定位和发展的选择,我们的老师们选择了饮水思源,将自己的青春和事业奉献给母校,倾其全力培养医者后学,成就医学大师,最终也实现了自我成就。这也许就是医学院最重要的一个传统,而在于修平教授身上,这个传统得到了很好的诠释。